|
【8/19恰巧有大陶甕加持(『多功能密封箱』被取代),拿到戶外陽台做為『生態缸』之用,一不做二不休,8/26到樓下倉庫拿一個『缽』充做『母魚缸』的居所,小魚長大了,要設『種魚缸』,讓公魚居住的小玻璃缸正適合三、五對公母魚居住,將公魚移到大魚缸內,好像完成嫁娶的心願去看待換缸的事。】
『簡化』是自繁至簡的一種過程。
『簡化』是自繁至簡的一種過程。
這幾天的持續高溫多數時間待在冷氣房裡 (台北最高溫記錄37.7℃),仍未警覺到,魚缸裡的魚兒是否受得了?前天傍晚餵食的時候發現最漂亮的一尾公孔雀魚死在『種魚缸』底,立即把養在『種魚缸』裡的公、母魚各自歸隊,放回到『公魚缸』和『母魚缸』裡,過了一天,昨晚忽然瞥見『種魚缸』裡有小魚游動,再定睛尋找,趕緊撈起,四尾、死了一尾,幸好沒立即把水放掉,驚見小魚初生未給餵食,仍活潑亂跳,這是一種意外的喜樂。
哎呀!才一、二天的功夫,剛清理不久的『種魚缸』突然快速增生大量的絲藻、鍋牛,也好久沒真花時間清理大魚缸,若輕忽放任,魚兒就不再活躍玩水了,這是水質惡化的警訊,把當初實驗性設置放在魚缸裡的彩玉石子清除掉,若沒放底部過濾板,沉積在盒底的殘餌無法排放,致水質敗壞,這驗證了裝置過濾系統非有其必要性,只打著小小水妖精氣泡的『母魚缸』和放在陽台的生態缸內的魚群,都比裝置過濾系統『公魚缸』內的魚,更活力十足。
以8/1日的養魚狀態,不知不覺又過了50天,拿掉了麥飯石,時間回饋了最終的結果,早上把設置在『種魚缸』內的過濾器丟棄了,不需要的全拿掉,受初生小魚的啟發,如釋放了這大半年多的牽絆,再做個虹吸管使缸內的水自動導出就OK了,養魚的過程,像種花一樣,前幾年,見到喜歡的盆栽就買,種了又死,死了又種,最後只剩下插枝就能活的草花,未料,現在陽台的青綠就全靠它了,若路過有注意,處處都有草花的踪影,養魚這件事,輕輕鬆鬆地,反而感受到一種可以閑散的美好。
『母魚缸』內放一個小小水妖精打氣,是魚兒戲水的唯一良伴。 |
在陽台生態缸內入住的孔雀魚群,每天早晨都能沐浴在朝陽下,很幸福哦! |
放在戶外的缸是一個陶製40升的大缸,陶的質地養魚最適合,起夏天保冷、冬天保溫的作用,水體大水質震盪小。魚兒的食物來源是水中的水藻、草類,偶而投餌飼料不定時跟魚兒打招乎,是生活中的默契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